
印度占星术(Jyotish astrology)又称之为“吠陀占星术”(Vedic Astrology)或是“古印度占星术”(Ancient Hindu Astrology),发源于古印度的占星术系统,也是一派具有深度知识的高级学科。与西洋占星术不同点在于印度占星术主要在预测命主在哪个时间会发生哪些事件,因此着重点在于命主的一生的命运走势;这一门占星术不太涉及西洋占星术对命主的个性与心理方面的探讨。
“吠陀星学”在研究方面,主要强调个人命运里的事态:比如是研究个人的名誉、运气和财富等,而只有百分之五会提及个性和心理。
「吠陀」(Veda)二字,原意指「神的启示」或「神秘的知识」,是印欧语系中最古的圣典文献。而吠陀经书之成书时期为公元前十世纪至前六世纪,为印度宗教萌生之依始。虽说吠陀经成书于此时,但吠陀时期则可追溯至公元前二千年或更早。
「吠陀经」的知识可分为六个部份,统称「吠陀六支分」(Vedangas),此六个部份为科学(Shiksha)、音韵(Chhanda)、授记(Vyakarana)、语释(Nirukta)、祭礼(Kalpa)及周谛示(JyotishaorAstrology)。而「周谛示」者,时间科学也,包括了天文学和占星学两种。其中「占星学」更代表了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观察能力,故被认为是「吠陀六支分」中的最重要部份。
「吠陀星学」虽然有遥远流长的历史,但却比之其它家占星学(即西洋及中国两家),保存得更为完整。几千年以来,从未因为遭受到任何政治因素,而令其沦落失传,也没有受到外来的西洋思想影响,受到社会人士的鄙视。在印度的民族里,「吠陀星学」更一直被认为是高深的知识,政府高层及学术机构素来均设法保存它的完整,所以印度的占星学家一向拥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研究“吠陀星学”的人士,许多均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博士者流,亦大不乏人。
吠陀占星学和西方占星学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两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是:1.印度吠陀占星学不会涉及三大外围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2. 吠陀占星的星盘推算使用的是个人出生时星体所处的位置。这个吠陀与西方占星的不同点可能会改变你西方占星星盘里的部分或所有星座,将这些行星角度推后约二十三度。这可能会改变你的太阳星座及你星座内部分或所有的行星。
吠陀占星和西方占星的第三个不同点在于,西方占星已经完全脱离其起源—希腊文化,并且也没有被一套体系完整的哲学支持。吠陀占星是浩瀚吠陀科学与智慧中的一部分,与姐妹学科瑜伽、阿耶维迪克医学、吠陀风水(Vastu)和手相术相毗邻。吠陀占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占星体系,在今天仍被广泛运用。
吠陀占星学六大学科世运占星学(MundaneAstrology)
主要研究日蚀、行星会合、新月等天体现象,以它们的发生时间来推测一个国家或社会可能发生的现象。 流年预测(AnnualForecast)——用来预测天气和农作物的收成前景,视乎行星横跨天空的现象来断定来年的吉凶。
本命占星学(GenethliacalorNatalAstrology)--此种占星学是“吠陀占星学”的最重要部份,以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和地点来推算禄命,强调的是出生时的浮升点(Lagna)、行星的格局以及其相位。[注:浮升点(Lagna),洋人称为“上升点”(Ascendant),若撇开其度数不论,只论其所在之星座,则是洋人一般所称的“上升星座”(RisingSign)。]
过运(TransitSystem/Gochara)--主要研究行星横跨先天星图时,与之形成之相位及关系,来推算某短暂时期的运势和发生事件。
时局占星学(HorarySystem)--以当事人问事的一刻来起出一张星图,从而卜问事情的吉凶,与我国的奇门遁甲和大六壬等术数的概念相近。
择吉占星学(ElectionalSystem)--用以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开张做生意、签署合约、结婚和面试等。由于星体在一个选定时间的位置和状态对个人活动有重大影响,所以这个学科的基本原则,是以开始进行某种活动的一刻,来决定行星与浮升点在天空的相对位置,以它们之间的互涉关系,从而选定一个良辰吉日。
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占星学家在前五个学科中,均以浮升点和行星在某一刻的位置来推算命运。而择吉占星学则不然,它与其他五个学科不同,认为行星的位置和相位可以保障一个人的成功,提供了我们选择吉时的自由。
吠陀占星学建立在两项基础原则之上:
1.我们都拥有永恒不朽的灵魂—-在梵文(古代印度佛教经典语言)中被称为”atmas”,(英语单词“原子”-atom-即源自于此)。一个”atmas”是组成永恒而神圣生命的极限微小颗粒。以此而言,我们的灵魂无法逝去或被扼杀,因为它们来自于另一个非物质的世界。然而即使我们的灵魂永恒不朽,我们仍需亲临这个物质世界。换句话说,我们是体验人类经历的灵魂,而非感受精神体验的人类。
2.世间万物都遵循因果定律。这意味着“每一个作用力都会产生一个同等的反作用力”。当你把这两条真理合二为一,所得到的结果就叫“业力”。业力的根源为“kri”,代表“行为”。所以我们灵魂在物质世界内的所作所为都会依据物理定律产生反作用力—它们并不是某种惩罚,而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因果关系的科学规律。古印度吠陀占星学是灵魂与自然界定律的结合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掌握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它的神秘之处就在于由自然界引发的反作用力不会立刻被体现出来。是在长时间后才会发生在你我身上,即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言不报,时刻未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