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5000 年前的印度,当吠陀经第一次被记录时,便包含了一个叫阿育吠陀( Ayurveda )的分支,意为「生命科学」,阿育吠陀作为一门古老而完整的医疗方法的发展之路由此开启之后一直延袭至今,即便到了现代西方医学进度的年代,阿育吠陀的疗法与观念依旧存在并持续着。

阿育吠陀 三体质: 风能、火能、水能
在阿育吠陀的概念里,每个人的体质能量( Dosha )主要分成三种:「风能( Vata )、火能( Pitta )、水能( Kapha )」以特殊的比例组合而成的,是出生时就已经决定的。

风型人( Vata )
风型体质是由气和空组成。风型主要反映的是小肠、结肠、骨骼、骨盆区域、肚脐、心脏和头部。风主要负责体内的活动性,包括心跳、消化道、肺部和横膈肌。

特质:风型的人偏瘦,身材较为扁平,走路快,动作也快就像风一般,大多属于急性子、闲不下来的个性。
养生守则:平衡风能的饮食应避免干与冷的食物;而应食用温、湿、偏油的食物。并且尽量保持规律作息。
当风型人失衡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血液循环不好、感冒、呼吸系统问题、心悸、听力障碍、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等。
消化系统方面,包括便秘、腹胀、食欲不振、胃酸偏低等。
失眠、焦虑、犹豫不决、情绪低落、痴呆,记忆力不佳、疲劳和不安。

火型人( Pitta )
火型是由火和水组成。火型主要反映胃、小肠、血液、肝脏、胆囊和脾脏。主要负责体内的转化 (transformation),包括消化,新陈代谢和营养吸收。

特质:火型的人体重中等,体格肌肉发育适中,排汗量大,眼睛明亮,肌肤容易出油。好胜心强,个性偏爱主控大局。
养生守则:宜清淡应避免过热、过油,可以带入多一点凉爽的性质来平衡过多火能。
当火型人失衡时,会出现以下症状:

容易体温高觉得热、汗多且有异味、白发或秃头、视力下降、肝功能障碍、光敏感。
消化系统方面,包括腹泻、胃酸过多、胃灼热、胃食道逆流、胃溃疡等。
易怒、气馁、自恋、竞争欲、压力、倦怠、烦躁、仇恨和急躁。

水型人(又称土型人)( Kapha )
水型是由土和水组成。水型主要反映的是肺、胃、胰腺、血浆、淋巴系统、关节、鼻窦、鼻子和舌头。水主要负责体内的结构,包括骨密度、脂肪调节、力量和耐力。

特质:水型人通常身体厚实,耐力佳,不爱运动。动作慢,说话慢,吃得慢,大多属于易胖体质,个性比较慵懒、不喜欢动。
养生守则:平衡水能的饮食应避免乳制品或高油脂的食物。
当水型人失衡时,会出现以下症状:

身体畏冷、手冰冷、体重增加、嗜睡、舌苔白、哮喘、痰多、肿胀和水肿等。
新陈代谢缓慢、饭后感疲累及沉重、腹胀等。
容易懒惰、抑郁、孤独、欲望、悲伤、嫉妒和对事物过度依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